top of page

陳沛妤

文字、影像、旅遊、動植物狂熱分子

現為獨立藝文工作者,觸及藝評、報導、攝影、藝術行政、策展助理等相關執掌,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影像美學組,畢業論文探討數位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結合並成為當代數位藝術與劇場表演的全新語彙。兩度獲得台北數位藝術節數位評論獎。關注主題為影像藝術、電影藝術、跨文化藝術、數位藝術、動植物藝術、靈魂與自然等主題,文章散見各藝文平台。

 

學歷

2014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

2011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2008  中台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經歷

2019 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島嶼集市」協助

2019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藝術行政

2018 國家電影中心 離島及偏遠地區國中、小學電影欣賞與實作活動 講師

2018 野根莖 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藝術行政

2018 C-Lab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研究組

2017 雅加達雙年展(Jakarta Biennale) 藝術行政

2017迄今 「藝術書寫工廠」特約作者

2014迄今《藝術家》雜誌特約作者

2014-2015「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交流平台」執行主編

2012-2015《非常評論》特約作者

2011-2014《藝術觀點》執行企編、執行主編

 

獲獎

2020 國藝會_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台灣與印尼的當代活動影像藝術史

2016  Inner North藝術獎,入選,澳洲坎培拉

2013 數位藝術評論獎,入選,台灣台北

2012 數位藝術評論獎,入選,台灣台北

2012 第四屆新唐人攝影大賽,入選,美國紐約

 

展覽

2019 中年男子三部曲 Z書房

2018 野根莖 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8 迷途輿島─攝影展 Art Anew gallery & café

 

影像作品

2019 臨老入花叢

2018 東海岸佑的十個極短篇

2016 直到再次相遇

2015 月之日的相會

2012 眼裡的侗族

 

書目編輯

《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在地脈絡下的新媒體藝術》邱誌勇著,執行編輯:陳沛妤、陳湘汶,出版社:雅墨文化。

 

發表文章

  • 〈逃離在影像空間的邊界之間,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狂中之靜」〉,《幼獅文藝》,794期,2020

  • 〈他者的探險─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幼獅文藝》,793期,2020

  • 〈在美術館中做個發現者,漫步在前衛藝術史的共時星叢〉,《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2019

http://www.cam.org.tw/be-discoverers-in-art-museums-stroll-through-synchronic-constellation-of-progressive-art-history/

  • 〈沉浸在思緒網絡的漩渦空間─專訪《阿拉涅的蟲籠》導演坂本朔〉《放映週報》,2019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851

  • 〈流變繪畫的光影旅程─德國音像頑童麥斯海德勒〉《放映週報》,2019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850

  • 〈台灣為何需要認識印尼電影?談跨國影像藝術的相似語彙與歷史牽絆〉,《放映週報》,2019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822

  • 〈政治歷史與藝術生命的創作魂─印尼電影導演嘎林.努戈羅和的經典電影〉,《放映週報》,2019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717

  • 〈影像、身體、座標,談「覺醒:1960至1990年代亞洲社會中的藝術」巡迴大展中的媒體藝術〉,台灣數位藝術,2019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49818486161008/4_149820616055048

  • 重塑在性別游移與女性主權之間的無盡慾望─八娜娜創作裡的自我與他者,《今藝術&投資》,2019年6月號

  • 蔡明亮電影年表,《聯合文學雜誌》第415期,2019年5月號

  • 星空下的露天電影院  布魯姆Broome的「陽光戲院」Sun Pictures,因影癮映_報,2019

  • 機器人的美學觀?關於「國立臺灣美術館the big picture展」,台灣數位藝術,2019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36509479408070/Chi

  • 是劇場?或電影?還是一起進入被影像粒子包圍的世界?關於周東彥4D浮空投影作品《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台灣數位藝術,2018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18197620811011/Chi

  • 技藝之外,更討論人性:追記2017維也納雙年展「機器人、勞動、我們的未來」(2017 Vienna Biennale: Robots. Work. Our Future),台灣數位藝術,2018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09461406545011/Chi

  • 歷時性的事件遺址—澳洲的戰事地點作為當代博物展示空間

http://www.cam.org.tw/site-of-historical-events-battlefield-in-australia-as-contemporary-museum/

  • 從澳洲航行到台灣的「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如何重啟一絲不掛的身體論述(下),關鍵評論網,2018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4513

  • 從澳洲航行到台灣的「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如何重啟一絲不掛的身體論述(上),關鍵評論網,2018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316

  • 神秘雙年展──儀式籠罩的展覽精神,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2018

https://aofa.tw/?p=2995

  • 〈事件據點的時空交錯─第十四屆文件展(Documenta14)雅典區〉,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2018年4月

http://aofa.tw/?p=2848

  • 〈不只是電影院,更是人生哲學的教室——專訪光點台北之家/華山與in89駁二電影院〉,「富邦文教基金會電影學校手冊」,2018

  • 〈用電影教育國家的歷史與文化─澳洲國家電影資料館(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富邦文教基金會電影學校手冊」,2018

  • 〈用拍攝電影的教育來實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英國國家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富邦文教基金會電影學校手冊」,2018

  • 〈給青春的一道光影啟示——專訪后綜高中唐慧玲老師〉,「富邦文教基金會電影學校手冊」,即將出版

  • 〈每一次都被電影感動——西苑高中楊芷蓉〉,「富邦文教基金會電影學校手冊」,2018

  • 〈數位時代的立體暗箱─穿梭記憶與時空的VR觀察者〉,《藝術家》,2018年3月

  • 〈金穗獎的未來,未來的金穗獎─專訪金穗獎40週年歷任評審委員〉,《典藏今藝術》,2018年2月

  • 〈如何將靈魂注入藝術─2017年雅加達雙年展(Jakarta Biennale)〉,《藝術家》,2017年12月

  • 〈賦予想像一個真實景觀─「萬無引力—英國FACT科技藝術交流展」〉,《藝術家》,2017年6月

  • 〈通往輪迴的數字邊界─宮島達男「連接一切」個展〉,台灣數位藝術,2017年3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78/C

  • 〈在地文化與自然的當代視覺擴散:Cairns Regional Gallery凱恩斯區域型畫廊〉,《藝術家》,2017年3月

  • 〈焦慮的出口,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的裝置作品《退場》(Exit)〉藝術書寫工廠,2017年2月

http://news.deoa.org.tw/index/contentpage?id=93

  • 〈描繪我們之間的你─「寵物」作為記憶凝結的藝術〉,《藝術家》,2017年2月

  • 〈純白之夏,沉浸在虛擬的The Beach〉,藝術書寫工廠,2017年1月

http://news.deoa.org.tw/index/contentpage?id=87

  • 〈顏影之詩─坎培拉國際電影節〉台灣數位藝術,2016年11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71/Chi

  • 〈如果觀看世界只剩下雙眼─體會Jess Johnson的《Ixian Gate》夢境〉台灣數位藝術,2016年3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62/Ch

  • 〈追蹤錯亂的旅途記憶:Daniel Crooks的「騎乘魅影」個展〉,《藝術家》,2016年3月

  • 〈關於藝術,我有很多話要說!Julian Rosefeldt的Manifesto展覽〉,《藝術家》,2016年2月

  • 〈印尼V.S.澳洲藝術家於墨爾本駐村計畫「MSG」〉,《藝術家》,2016年2月

  • 〈獨唱高調的私人品味─ Mofo藝術節〉,《藝術家》,2016年2月

  • 〈現成的拷貝藝術─安迪沃荷與艾未未聯展〉,《藝術家》,2016年1月

  • 〈私密的聆聽─音樂實驗表演「家」(DOMICILE)〉,《藝術家》,2016年1月

  • 〈跨海地圖─2015澳洲達爾文國際藝術節(Darwin Festival)〉,《藝術家》,2015年10月

  • 〈藝/異域旅程:澳洲藝術家交換計畫─「北邊」(North)聯展〉台灣數位藝術,2015年8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38/Ch

  • 〈靜默與幽默的形體劇場「魔梯之夜」〉,《非常評論》,2015年4月

http://www.vtartsalon.com/1337

  • 〈從影像穿透時空的靈魂想像,你看見了「鬼魂的迴返」嗎?〉,《藝術家》,2015年1月

  • 〈科技的溫度與擴散─安娜琪舞蹈劇場X叁式「Second Body」〉台灣數位藝術,2014年11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23/Ch

  • 〈與螢幕的互動與記憶─周東彥作品《我和我的午茶時光》〉,《非常評論》,第23期

  • 〈切片與停格:周書毅《關於活著的這一件事》中的視覺變化〉台灣數位藝術,2014年5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188/Ch

  • 〈動畫、裝置或電影?實驗影像動畫與展示場域的作品實驗性思考〉,《非常評論》,第22期

  • 〈穿透記憶的空間:周東彥個展「光流格影」的流動與互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3年刊

  • 〈「她」的青春幻想投影《Show Her/Her Show》曹筱玥數位藝術個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3年刊

  • 〈與眾不同的攝影眼:思考藝術紀錄片影展的「藝術性」〉台灣數位藝術,2014年3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03/Ch

  • 〈雜訊的形狀:葉永楠的《圖形話語》〉,《非常評論》,第21期

  • 〈觀戲的空間及位置的轉換:Lab實驗啟動計劃《Yes! Try Out》〉,《非常評論》,第20期

  • 〈穿透攝影的平面思考─邱國峻作品《神遊之境》的多層次空間〉,《非常評論》,第18期

  • 〈數位屏幕的流變性:周東彥作品《空的記憶》中的投影空間與影子〉,「數位藝術評論獎」,2013

  • 〈展示空間的流動與觀者視點的轉換─「迫聲音─音像裝置展」〉,《藝外》,2013年12月

  • 〈腦波秀?表演秀?從《腦皮質_腦電波與編舞實驗計劃》談資訊視覺化的實驗〉《藝外》,2013年8月

  • 〈手機、螢幕、表演─周東彥作品《我和我的午茶時光》〉,《非常評論》,第13期

  • 〈實驗腦內動態圖像:魔幻動畫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2年刊

  • 〈與光譜共舞、共生:數位漫舞時代〉,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2年刊

  • 〈鳥瞰、複訪、歸檔:許怡慈作品《家庭記憶》〉,《非常評論》,第12期

  • 〈重返、記憶、投影:八娜娜作品《無地緣》系列〉,《非常評論》,第10期

  • 〈擺盪的時間與空間:徐瑞憲《記憶的迴聲》個展〉台灣數位藝術,2013年5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191/Ch

  • 〈用動畫描繪私密日記:《「我說啊….,」我說》裡的流動照片圖像〉,《非常評論》,第08期

  • 〈車框、景框、視框─河床劇團「開房間」計畫〉,《非常評論》,第06期

  • 〈[數位藝術關鍵字系列] 身體與屏幕Ⅱ:舞蹈、錄像、框架〉台灣數位藝術,2013年3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178/Ch

  • 〈[數位藝術關鍵字系列] 身體與屏幕Ⅰ:舞蹈、影像、框架〉台灣數位藝術,2013年2月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170/Ch

  • 〈影與影子 〈空的記憶〉中的螢幕裝置〉,《藝外》,2013年3月

  • 〈貫古恆今的屏幕風景:論TeamLab數位藝術作品中空間、視點及展示場域的轉變〉,「數位藝術評論獎」,2012

bottom of page